請繼續往下閱讀

2023/05/22

中職二軍農場戰報,中信牛棚新血黃弘毅

今年中信季初發生了換「助」風波,而新的教練團隊的用人風格與前朝截然不同,很顯然更敢給二軍球員機會,而王建民教練近期努力在做的事情是找出除了蔡齊哲、吳俊偉、呂彥青等勝利組成員外的牛棚新血,而在二軍持續繳出好投的黃弘毅正是人選之一,上週剛剛獲得註冊肯定的黃弘毅,只要持續在二軍繳出好投很有可能可以得到通往一軍的門票。

作者:logic

基本資料

出生:2001年4月6日

身高:183公分

請繼續往下閱讀

體重:78公斤

三級棒球資歷:台東德高少棒-新生國中青少棒-東大體中青棒隊

選秀順位:2019年第五輪

三級棒球時代

黃弘毅在少棒與青少棒時期表現並不起眼,高中就讀台東棒球強權東體,在東體期間出現爆炸性的成長,升高三時最快僅138公里的他,在短短的半年時間最快球速就刷新到146公里,也讓他在高三這年與另一名強投余謙組成東體強力的輪值戰力。

請繼續往下閱讀

黃弘毅高中時最吸引球探的地方在於他驚人的運動能力和出色的投球機制,高中時投球姿勢採取誇張的高抬腿姿勢,需要倚賴強大的核心能力,另外擺臂動作簡潔搭配出色的爆發力,投球看似輕鬆但能頻頻投出一定的球速和球質。

但除了上述的優點外,黃弘毅高中時的完成度可以說相當低,變化球與直球的出手動作明顯外,控球也是大起大落,另外被評估除直球外進入職棒後變化球可能要砍掉重練。

中信兄弟近年來的選秀策略以運動能力還有未來發展性為主,因此在新秀的選材上並不會太在意完成度,宋晟睿、張仁瑋、吳俊偉、曾頌恩等選手皆是這類型的選手,同樣是完成度低但是運動能力、身材條件優異的黃弘毅自然就成為中信兄弟球探鎖定的對象,最終在2019年選秀以第五輪加盟中信兄弟。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中信兄弟農場時代

黃弘毅在一進入中信兄弟之後就開始受到王建民二軍投手教練的特別照顧,在媒體面前王建民二軍投手教練也經常點名黃弘毅是他相當期待的重點培育新秀。

黃弘毅的新人年主要以先發投手的角色培養,與魏碩成、陳琥一同扛起輪值,投球動作上王建民也對黃弘毅做出蠻大的改造,除了捨棄誇張的高抬腿外,揮臂上也比過往更短也就是近年經常聽到的「短揮臂」,主力的變化球種也從高中時期的曲球改成滑球。

本來完成度就不高的他第一年在投球動作、球路上又進行大改造,處於改造適應期的他二軍成績可以說是相當淒慘,13場的先發防禦率是突破天際的12.05,其中43.1局的投球當中被敲出11支全壘打,另外送出26次的保送。

雖然帳面成績很慘但對於黃弘毅來說也不是完全沒收穫的球季,首先就是球速上的突破,高中時期最快146公里的他,新人年季中一口氣刷新最快球速來到153公里,再來就是滑球隨著球季進行有越來越好的趨勢,未來性仍受期待。

2021年球季逐漸適應新的投球機制的黃弘毅可以說是進步很多,該年一改前一年被長打過多的問題,被全壘打從前一年的11轟進步到0轟,雖然跟用球彈性係數改變或多或少有關,但是有進步還是不爭的事實。

除了被長打問題有改變外,均速也有所提升能穩定維持145公里以上的球速,在配球上也增加一顆快速指叉球主要是面對左打者的新武器,控制能力差但是投到位時下墜幅度頗犀利的。

該年雖然整體進步很多但仍有不少課題存在,首先是續航力的問題,投到第二輪球路品質會明顯下滑,也造成用球數突然劇增,這也讓他始終無法突破四局障礙,經常在四局就因用球數過多退場,另外就是控球問題,31局就送出多達28次保送。

原本期待2022年球季有更大突破的黃弘毅卻遇到了傷痛問題,也讓他在球速、球威的發揮不若往年,這年在二軍留下防禦率8.23的慘烈成績,不過教練團對他仍有期待,因此季末送他到澳洲職棒磨練,同時也接到全新的任務,就是從先發轉到中繼後援,在澳職期間雖然沒有太多出賽機會,但在異鄉打球的經驗讓他在心理素質方面成長不少。

轉任中繼逐漸投出心得

今年從春訓開始黃弘毅就以中繼後援投手的方式調整及訓練,他的球速、球威還有滑球在短局數的投球當中壓制力比擔任先發時更加出色,季初原本還是非註冊選手的他,隨著一場接著一場的好投,黃弘毅在二軍從原先的普通中繼投手慢慢晉升為勝利組投手,上週也如願獲得註冊,以王建民教練對他的期待,近期蠻有可能有升上一軍。

投球型態與今年數據

黃弘毅採高壓投球動作,有優異的下盤運用還有重心轉移,直球是他最大的武器,高壓投球帶有不錯的角度,速度也都在145-150公里之間,雖然揮空率不算高,但打者不容易擊出有效擊球顯示其品質不錯,武器球則是滑球,今年在滑球的控制上有相當大的進步,使得他在三振能力上進步很多,滑球速度約在130-135公里左右,主要有橫向和縱向兩種軌跡,能夠拿來搶好球數和當做引誘球使用,滑球軌跡大變化時間晚,但目前有時還是有失投跑到紅中的問題出現,最後就是一顆135-140公里左右的快速指叉球,有不錯的下墜軌跡但是經常都是明顯的壞球掌握度還不是很高。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