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2023/05/23

《2023 Playoffs》LeBron James二度失手 湖人遭橫掃目送金塊進總冠軍賽

即使有看起來比較偏向湖人的哨音,金塊仍然在下半場打出他們整季引以為傲的團隊體系,Nikola Jokić再次完成大三元,而全場只休息4秒的LeBron James在最後一分鐘內兩度失手,金塊終場險勝湖人,系列賽4:0橫掃,隊史首度闖進NBA總冠軍賽。

47分56秒,這是LeBron James的上場時間,也就是說,整場比賽他只休息了4秒,這4秒發生在上半場最後一次死球後確定是金塊球權的4秒,LBJ退場後直接進休息室,甚至讓中場的採訪記者只能訪問今天「解凍」的Tristan Thompson,而無法訪問今天上半場就進帳31分、寫下生涯季後賽半場得分新高的LBJ。

看起來這是繼2018年東區冠軍賽第七戰後,LBJ再次燃燒自己、幾近打滿全場無休的表現,只是這次結局和五年前不同,五年前打滿全場的LBJ幫助騎士擊敗塞爾提克,前進總冠軍賽,五年後的LBJ下半場難掩疲態,下半場出手12次只進4球,上半場的15分領先也在第三節就花光,比賽只能進入第四節的短兵相接。比賽最後52秒雙方平手,Nikola Jokić切入上籃取得領先,但湖人最後兩波進攻,LBJ先是一記中距離跳投沒進,最後4秒切入先被Jamal Murray干擾,勉強出手又被Aaron Gordon蓋掉,最終金塊113:111擊敗湖人,系列賽連勝四場,隊史第八次和湖人在季後賽交手總算拿下勝利,也在隊史四次於西區冠軍賽落敗後,終於首度闖出西區、要打隊史第一次的NBA總冠軍賽。

請繼續往下閱讀

LBJ上半場的命中率高達0.846,連今年季後賽為人詬病的三分球,都在首節就四投全進(還包括一次看起來要傳球卻幸運丟進籃框),其餘出手也全集中在禁區,上半場的31分超越他曾在2020第二輪對火箭第三戰和2018年首輪對溜馬第二戰的29分,成為生涯季後賽半場得分新高,在湖人已經0:3的絕境裡,為了延續最後一絲不被淘汰的希望,38歲的LBJ真的拚了老命,而湖人變陣後也的確有提供支援,此戰成為先發的八村塁和Dennis Schröder上半場合力得到19分,Austin Reaves也有8分,降為替補的D'Angelo Russell、Lonnie Walker IV、TT都沒有空手而歸,也算彌補Anthony Davis投7中2只得9分的缺口,上半場湖人三分球投11中7,罰球更以罰17中16遠多於金塊的6罰全進,因此取得15分領先。

然而第三節豬羊變色,LBJ和Reaves第三節各進帳6分,但其他球員完全熄火,反觀金塊王牌中鋒Jokić單節進帳13分、10籃板,帶動金塊團隊攻勢,Murray、AG、Michael Porter Jr.也都輪流貢獻火力,湖人上半場的強勢完全消失,反而在攻擊端被動,而面對Jokić在高位時千變萬化的進攻選擇,湖人也顯然束手無策,上半場解凍TT在禁區給予Jokić對抗的效果在第三節也不再奏效,金塊單節以36:16翻盤,若非Jokić罰球失手、槍響前的拋投也沒進,金塊領先還會更多一些。

請繼續往下閱讀

第四節雙方進入短兵相接,但LBJ的體能顯然下滑到攻守兩端都受到影響,進攻端他在第四節6次出手只進1球,防守端他不說已經無法幫助協防Jokić,自己和AG的對位也落居下風,即使哨音比較偏向湖人,包括中段Jokić連續兩次被吹進攻犯規、讓他在還剩5分19秒時已經身背五次犯規,還有最後1分13秒AD和AG卡位時裁判主動響哨,讓AD得以在罰球線上追平比數,但在Jokić投進超前分、LBJ關鍵時刻兩度失手的情況下,最終湖人仍未能在主場拿下勝利,前兩輪季後賽一場未失的主場,在西區冠軍賽連吞兩敗,繼2012-13首輪之後,再次於季後賽抱了一顆鴨蛋。也是繼1998年之後,再次於西區冠軍賽被橫掃出局。過去24年湖人曾八度打進西區冠軍賽都過關,這個在西區冠軍賽的八連勝也畫下句點。

Jokić此戰其實也同樣燃燒,背著犯規麻煩的情況下也打了45分16秒,第一節和整個下半場都沒有休息,並在第三節就完成大三元,全場進帳包括致勝上籃在內的30分、14籃板、13助攻,是西區冠軍賽第三場、今年季後賽第八場大三元,他在西區冠軍賽平均27.75分、14.5籃板、11.75助攻的恐怖數據,毋庸置疑拿下西區冠軍賽MVP,而Murray此戰再有25分進帳,系列賽平均32.5分是兩隊最高,還有「180俱樂部」的投籃三圍,而除了Murray以外,這次季後賽金塊終於等到他們這幾年建構的主要陣容健康到期,AG、MPJ、Kentavious Caldwell-Pope、Bruce Brown都有平均得分兩位數的貢獻,金塊儘管有Jokić這個今年雖挑戰MVP三連霸失利但依舊無比耀眼的紅花,但仍是用團隊拿下西區冠軍賽的勝利。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